最好的互聯網金融理財平臺(最好的互聯網金融公司)

六大行年報已經悉數披露,看看哪家理財子、私行、代銷基金業務強,“宇宙行”賣基金6454億(1)
工農中建交郵儲六大行年報已經悉數披露,看看哪家理財子、私行、代銷基金業務強。
昨晚“宇宙行”工行披露的年報數據顯示,其在2021年賣基金6454億元;同時工銀理財的理財產品規模突破2萬億元,實現凈利潤8.92億元;另外私人銀行方面,管理資產2.32萬億元。農行年報也披露,農銀理財的理財產品余額為1.82萬億元,實現凈利潤17.21億元;私行資產余額1.85萬億。郵儲銀行年報顯示,中郵理財實現凈利潤12.25億元。
工行代銷基金6454億元
工商銀行在年報中披露了代理銷售的數據,2021年末,個人客戶7.04億戶,比上年末增加2341萬戶。個人金融資產總額16.96萬億元,其中個人存款12.50萬億元,增加8374.32億元,增長7.2%。值得注意的是,工行代理銷售基金6454億元,代理銷售國債570億元,代理銷售個人保險1082億元。
此前招商銀行也公布了代銷基金的數據,招行年報顯示,去年底招商銀行代理非貨幣公募基金銷售額6080.35億元,同比下降0.44%。
東方財富年報也顯示,旗下天天基金單年基金銷售金額首次突破2萬億,創出歷史新高。截至2021年年末,共上線150家公募基金管理人1.28萬只基金產品,公司互聯網金融電子商務平臺共計實現基金認(申)購(含定投)交易3.75億筆,基金銷售額為2.24萬億元,其中非貨幣型基金共計實現認(申)購(含定投)交易3.18億筆,銷售額為1.34萬億元。
工銀理財產品規模突破2萬億
農銀理財實現凈利潤17.21億元
工行在3月30日晚間發布的年報顯示,截至2021年末,工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的理財產品余額為20,218.04億元,比上年末增加9517.31億元,均為凈值型理財產品。按募集方式劃分,公募理財產品余額19,759.07億元,增加9406.56億元,占比 97.73%;私募理財產品余額458.97億元,增加110.75億元,占比2.27%。
工行表示,工銀理財的理財產品規模同業率先突破 2 萬億元,非現金管理類、開放凈值型產品占比顯著提高,為客戶提供更為豐富的資產配置選擇。同時,工銀理財成為國內首批養老理財業務試點機構,發布工銀理財頤享安泰養老理財產品;首發“碳中和”資產配置指數及綠色金融主題理財產品;開發適合縣域和鄉村居民投資者風險收益偏好的固定收益產品;參與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創新研發“南向通”主題新規理財產品。
從經營數據來看,工銀理財2021年實現凈利潤8.92億元;總資產為187.91億元,凈資產為177億元。
同日,農行年報也顯示,截至2021年末,農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的理財產品余額18,232.11億元,均為凈值型理財產品。其中,公募理財產品占比 99.6%,私募理財產品占比 0.4%。
從經營數據看,截至2021年年末,農銀理財總資產152.38 億元,凈資產150.61億元,全年實現凈利潤17.21億元。
農行表示,投研方面,農銀理財建立宏觀策略、中觀行業、微觀權益、基金和量化的研究體系,完善宏觀策略研究框架,基本實現一級行業全覆蓋,強化量化與基金研究對投資的支持作用。產品方面,持續豐富“6+N”產品體系,強化現金管理、固定收益、混合、權益、商品外匯衍生、另類投資等六類基礎產品的支撐作用,做優鄉村振興惠農產品、FOF 產品等特色產品。風控方面,持續完善全品種、全流程的嵌入式風險管控機制,全面提升信評能力和精細化市場風險管控體系,提高區域風險量化評估水平。科技方面,完成新一代資產管理平臺(A+)系統上線及理財產品核算等后臺系統切換,實現理財業務流程化、一體化、系統化管控。
郵儲銀行年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中郵理財有限責任公司資產總額111.07億元,凈資產104.64億元;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18.61億元,實現凈利潤12.25億元。
此前公布的上市銀行年報數據也顯示,從凈利潤來看有4家超過20億元,目前最高的是招銀理財,2021年實現凈利潤32.03億元,營業收入52.03億元。截止2021年末,招銀理財總資產120.97億元,凈資產106.78億元;同時,招銀理財管理的理財產品余額2.78萬億元。
還有興銀理財2021年的凈利潤也高達28.06億元,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39.40億元。截至報告期末,興銀理財產品規模超1.35萬億元,總資產95.07億元,凈資產91.62億元。
中銀理財2021年實現凈利潤26.09億元,到去年年末資產總額144.29億元,凈資產130.82億元,受托管理規模突破1.71萬億元。建信理財全年凈利潤20.62億元,2021年末資產總額185.30億元,凈資產174.47億元;理財產品規模21,883.30億元。
工行私行管理資產2.32萬億
農行私行資產余額1.85萬億
私人銀行業務方面,工行年報顯示,2021 年末,私人銀行客戶19.95萬戶,比上年末增加 1.76萬戶,增長9.7%;管理資產2.32萬億元,增加1442億元,增長6.6%。
工行表示,順應財富管理的買方市場趨勢,把握私人銀行客戶多樣化需求,從單一產品營銷向綜合化服務轉變,構建“個人—家業—企業—社會責任”多場景共建的私人銀行客戶綜合化服務生態。
農行年報也顯示,截至2021年末,本行私人銀行客戶數17.0萬戶,管理資產余額18,465 億元。加快發力私行高端財富管理業務,以投研能力為基礎,大力推廣資產配置和保險規劃服務,創新推出資本市場綜合服務,積極開展家企一體化服務,代銷資管產品、家族信托業務規模均實現快速增長。
此前公布的年報也顯示,截至去年底,招商銀行私人銀行客戶(指在本公司月日均全折人民幣總資產在1000萬元及以上的零售客戶)122064戶,管理的私人銀行客戶總資產33939.04億元。
中國銀行年報也顯示,2021年年末,集團私人銀行客戶數達14.73萬人,金融資產規模達2.16萬億元。建行年報顯示,截至 2021 年末,本行私人銀行客戶金融資產達2.02萬億元,私人銀行客戶數量17.72萬人。
本文源自中國基金報
銀行理財周報|理財子掀起“自購潮”,銀行理財破凈狀況已有所好轉(2)
銀行理財周報|理財子掀起“自購潮”,銀行理財破凈狀況已有所好轉01 行業動態◆六大行年報披露,理財子突破2萬億
中國基金報 2022.03.31
工農中建交郵儲六大行年報已經悉數披露。
工商銀行披露的年報數據顯示,其在2021年賣基金6454億元;同時工銀理財的理財產品規模突破2萬億元,實現凈利潤8.92億元;另外私人銀行方面,管理資產2.32萬億元。
農行年報也披露,農銀理財的理財產品余額為1.82萬億元,實現凈利潤17.21億元;私行資產余額1.85萬億。
郵儲銀行年報顯示,中郵理財實現凈利潤12.25億元。
◆理財子公司掀起“自購潮”,銀行理財破凈狀況已有所好轉每日經濟新聞 2022.04.06
一、理財子公司掀起“自購潮”
近日,在“破凈潮”下,銀行理財子公司又掀起了一場“自購潮”。
近兩周以來,已有光大理財、南銀理財、中郵理財等5家銀行理財公司宣布自購,合計金額達到28.5億元。
二、銀行理財破凈狀況已有所好轉
距3月23日光大理財打響“自購第一槍”至今不足半月,銀行理財子公司破凈產品的占比已有下降。
據中國理財網資料顯示,截至發稿,銀行理財子公司發行的產品中,凈值在“1”以下的理財產品數量為1231只,約占存續產品的14.43%;較3月23日“破凈”理財產品數量減少241只,占比下降2.87個百分點。
02 重點理財公司跟蹤◆三家合資理財公司的產品設計思路上海證券報 2022.04.01
歷經一年多時間發展,合資理財公司正在成為市場一股新生力量,不僅補齊了傳統銀行理財的短板,同時還向投資者提供更豐富的選擇和更具挑戰性的策略。
在銀行理財普遍遭遇凈值大幅波動之際,我國第三家合資理財公司施羅德交銀理財正式推出首款理財產品——得源多資產穩健1年封閉。
三家合資理財公司的產品設計思路各有側重:匯華理財強調“固收+”和絕對收益,貝萊德建信理財側重權益類資產的長期投資,施羅德交銀理財更加突出多資產和多策略的特性。
03 大家之談◆華夏理財副總裁賈志敏:將加大權益資產配置力度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2022.04.01
中國證券報記者日前對華夏理財副總裁賈志敏進行了采訪,他表示,公司將持續以客戶為中心,深耕投研能力,提供具有競爭力的產品。
賈志敏表示,近期銀行理財產品凈值波動加大,與資管新規正式落地、產品估值方法變更、底層金融資產變動等因素有關。
結合當前市場動態,他認為,資管機構應克服情緒面的干擾,保持客觀、深入的研究和投資模式,為客戶獲取長期收益。
展望今年的投資策略,賈志敏表示,前期的市場調整實現了風險的充分釋放,市場估值處于相對低位。華夏理財對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發展長期看好,將進一步加大權益資產配置力度,緊抓穩增長和高質量發展兩條主線,并階段性地有所側重。債券方面,將繼續加大對信用債的配置,同時靈活把握利率債投資機會,增厚投資收益。
◆成家軍:凈值化是銀行理財產品發展的根本方向中新經緯 2022.04.06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面對市場凈值波動,多家理財公司表現較好,通過第一時間發布致投資者的一封信等方式,客觀真誠地向投資者說明了市場波動的情況,也得到了市場投資者的認可和理解。后續部分理財公司分別采取調整債券組合的久期、提高票息收入的比重、靈活調整股票倉位等方式,來應對市場變化,也取得了較好效果。
成家軍認為,經過短期調整,A股市場的長期資產配置價值將更加凸顯,固收類投資也依然能夠貢獻相對穩定的收益。隨著理財市場波動的常態化,凈值波動將贏得客戶的理解支持。與此同時,他希望理財公司真正站在投資者的角度,考慮到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和流動性需求,真正設計出滿足每類投資者風險偏好的產品,這是理財市場行穩致遠的根本保障。
◆從“現金牛”到“破凈潮” 銀行理財公司如何應對?中國商報 2022.04.06
據統計,目前已有14家銀行在2021年年報中披露了旗下理財子公司的經營業績,從凈利潤數據上看,各家銀行收獲頗豐。
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內蒙古銀行研究發展部總經理楊海平表示,各家銀行收獲頗豐與銀行理財子公司在按照資管新規要求完成相關整改過程中積極拓展業務,優化管理有關:一是銀行理財的口碑和影響力、母行銷售渠道優勢、母行與子公司的戰略協同效應發揮了作用;二是理財子公司成立之后,管理機制進一步理順,生產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三是2021年市場行情特別是債市基本可以定位于小牛市行情,為理財子公司提供了相對較好的市場環境。
然而,今年以來理財產品出現大面積凈值波動情況。楊海平認為,在當前情況下,理財子公司應該做到優化投資策略,優化產品設計,進一步加強凈值管理,強化客戶投資全過程的溝通管理。
04 行業數據一、銀行理財公司直銷APP動態03.31-04.07期間,銀行理財APP暫無版本更新。
二、微信公眾號數據概況1.微信服務號
03.28-04.03期間銀行理財公司服務號共發文4次,總閱讀量2w+。
總閱讀量排名前三的銀行理財公司服務號分別是中信理財小暖象(17068)、青銀理財 璀璨人生(1781)、徽銀理財(1153)。與上周相比,本周銀行理財公司服務號總閱讀量小幅下降。其中只有徽銀理財和中信理財小暖象環比有增長,分別為20%、34%。以下是詳細數據:
2.微信訂閱號
03.28-04.03期間銀行理財公司訂閱號共發文145篇,總閱讀量16.9w+。
總閱讀量排名前三的銀行理財公司訂閱號分別是:工銀理財(19584)、浦銀理財(19493)、興銀理財(19388)。與上周相比,本周銀行理財公司訂閱號發文篇數小幅下降,總閱讀量大幅下降。其中,青銀理財環比最高,為501%。以下是詳細數據:
3.單篇文章閱讀量top10(訂閱號和服務號一起統計)
在03.28-04.03這周的閱讀量top10中,從單篇閱讀量來看,上榜的10篇文章只有1篇閱讀量超過1w,總閱讀量最高的文章是興銀理財的“興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關于運用公司自有資金投資本公司旗下理財產品的公告” ,總閱讀量為2.6w。
浦銀理財有3篇上榜,中信理財小暖象和工銀理財均有2篇上榜,興銀理財、招銀理財、中郵理財均有1篇上榜。
其中,中信理財小暖象在“【豐富好禮待解鎖】積分權益商城煥新升級,榮耀好禮享不停!”一文中表示,其積分權益商城已經正式煥新改版,另外,「榮耀升級享好禮」活動也已如期上線,3月28日-6月30日15點30分期間,根據用戶在信銀理財app當月非貨幣產品日均持倉,用戶在次月可以獲得不同的等級,根據達到的不同等級,可獲得對應的積分獎勵。
免責聲明:以上數據均來自平臺公開數據,因統計時間不同,數據會略有差異,我們力求客觀公正使用網絡工具,但對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達的意見僅供參考。如數據有遺漏或有任何需求,請關注道樂科技微信公眾號后臺留言或發送郵件至research@szltech.com聯系我們。
轉載聲明:商業轉載請聯系我們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于 2022-04-08 17:06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