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熱電(600719)(重組夢碎、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編輯 |
重組夢碎、被證監會立案調查,ST熱電(600719.SH)股價不跌反升。5月25日漲幅達3.13%,5月26日收盤價與前一日持平。
5月24日晚間,ST熱電發公告稱,公司及控股股東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決定對公司及控股股東進行立案。
就在4月14日,ST熱電發公告稱,將進行重大資產重組,不到半個月就宣布重組終止。此次被立案調查,對公司的重組預期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根據《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相關規定,上市公司實施重大資產重組,公司及其最近3年內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不能存在正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的情形。
自5月以來,面對上市公司的此種狀態,投資者卻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尤其是中小投資者豪賭其中,成為“英勇的接盤俠”。
籌劃重大資產重組
ST熱電成立于1993年,于1996年上市。主營業務是熱電聯產、集中供熱。共有電力、工業蒸汽、高溫水和居民供暖四個品種。供暖價格由政府物價部門確定,工業蒸汽、高溫水價格由雙方協商確定,電價隨電力市場交易變化。生產主要原料是煤炭,依靠外部采購獲得。
公司基本面堪憂。
2021年營收達6.6億元,扣非后歸母凈利大虧1.1億元。2022年一季末資產負債率達76.8%。公司凈利率常年處于低位,2018年-2020年凈利率在0.37%-1.47%之間,2021年凈利率為-21.71%。
業務不給力,基本面堪憂,當前公司總市值僅為17億元。小市值公司也被同行業公司看中,二者一拍即合。2022年4月14日,ST熱電發公告稱,將進行重大資產重組。本次交易預計將會導致公司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 交易對手方則是恒力石化(600346.SH)、江蘇恒力化纖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恒力化纖)。ST熱電和公司第一大股東大連市熱電集團有限公司,擬從后2者手中買下康輝新材100%的股權。購買方式是公司向大連市熱電集團有限公司及其指定主體置出全部資產及負債,及發行股份。
恒力石化和恒力化纖實際控制人一致。 恒力石化在2005年以前實控人先后是大連財政局和大連國資委,2016年實際控制人轉為自然人陳建華和范紅衛。當前市值達1587億元。恒力化纖實際控制人系陳建華。從康輝新材的股本結構來看,恒力石化和恒力化纖分別持有59.51%和40.49%的股份。恒力石化為康輝新材控股股東,且恒力石化共計持有恒力化纖100%的股權。
從公開資料看,康輝新材具有一定實力。 康輝新材料在營口基地擁有年產24萬噸PBT工程塑料產能,是國內最大的PBT生產商,主要應用于汽車配件、聚合物合金、光纜保護套、電子電器等產業領域;擁有年產38.5萬噸BOPET功能性薄膜產能,應用于BOPET的光學器材、離型保護、電子電器、車用裝飾、建筑領域、包裝領域等高附加值環節;擁有基于自主技術國內單套最大的年產3.3萬噸PBAT產能,應用于PBS/PBAT的食品級購物袋、餐具和吸管領域等綠色環保應用。在進一步開發和拓展PBS/PBAT可降解新材料方面,康輝新材料在大連長興島投資17.98億元,興建年產45萬噸PBS類生物降解塑料項目,拓展PBS/PBAT可降解新材料產能,提高可降解塑料市場占有率。此外,康輝新材料引進日本芝浦機械株式會社和青島中科華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濕法鋰電池隔膜生產線共12條,年產能16億平方米,自2022年1月起,預計18個月內完成交付。
2萬投資者“英勇”爆炒
僅過半個月重組夢碎。
4月28日晚間,ST熱電發布終止重大資產重組的公告。 ST熱電披露了2021年年報。鑒于大連市熱電集團資金占用情況,ST熱電2021年度內部控制審計機構對公司2021年度內部控制出具了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此事項構成《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第9.8.1條第(三)項規定的情形,ST熱電被上交所實施其他風險警示。5月19日,大連證監局對ST熱電及相關責任人、控股股東采取責令改正措施決定。另外,鑒于ST熱電控股股東存在非經營性占用公司資金的情形,損害了公司獨立性,上交所也隨即對ST熱電、大連市熱電集團有限公司及有關責任人予以通報批評。5月24日,ST熱電發公告稱,公司及控股股東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決定對公司及控股股東進行立案。
扯后腿的即是大連市熱電集團有限公司。
ST熱電實際控制人系大連市國資委,大股東為大連市熱電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大連熱電),截至2022年一季末持有上市公司32.91%的股份。
大連熱電主要股東方系大連裝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大連城市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后兩者分別持有大連熱電47.48%和47%的股份。
面對上市公司的此種狀態,投資者卻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尤其是中小投資者豪賭其中,成為“英勇的接盤俠”。
自2022年5月5日至5月26日,累計交易額高達7億元。買入均價多在3.54元/股—4.31元/股之間: 超大單尤為聰明,在5月5日至5月26日期間累計買入金額僅有2410萬元,賣出3400萬元,資金外逃明顯。大單在5月5日至5月26日期間累計買入1.43億元,賣出1.46億元。中單在5月5日至5月26日期間累計買入3.02億元,賣出2.71億元。小單在5月5日至5月26日期間累計買入2.04億元,賣出2.2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