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投基金選哪個好(定投基金選哪個指數)

基金定投選擇什么樣的指數基金最好?(1)
指數基金是被動式投資策略基金,主要以投資行業指數或者大盤指數為主。因此,指數基金的表現與行業整體表現和大盤指數整體表現高度相關。
從大盤指數這個角度來看,所包括的個股范圍越寬泛,那么它的投資安全性越好,它的整體表現越穩定。在寬基指數機制當中所包含的種類也很多:有中證500、上證50、創業板指數基金、中證紅利指數基金等。
可想而知,滬深300指數,中證500指數它的投資穩定性就會很高。因為它屬于寬基指數基金,里面包含了數百只的各行各業的股票。
還有一種是窄基指數基金,主要是包括各行各業的指數基金、還有風格、主題類基金。
對于更注重投資安全性和風格穩定的投資者,買入寬基指數基金是最好的選擇。在寬基指數基金中,滬深300和中證500包含股票的范圍很大,投資收益一般是最穩定的。雖然它的業績表現肯定不會是所有基金中最好。但是它也肯定不是所有基金中業績最差。它一般能到一個較為中庸的收益,有一個最穩定的投資收益給投資者。再加上投資者以基金定投的方式進行投資,他的投資成功概率無限接近100%。
在熊市中一般買紅利指數基金是最穩定的,紅利指數基金主要以投資能夠較多分紅的或有分紅傳統的上市公司為主。所以它的業績是非常穩定的。因為能夠分紅的上市公司都是一些好公司 ,至少他的賬面上會有錢,而且能夠拿出錢來分給投資者。這樣的公司由于質地優良所以,在熊市中它的跌幅會最小。
如果投資者是激進型的投資者。想追求較高的收益,就要冒高一些的風險,追求高收益,就必須買窄基自主基金,也就是行業類或者主題類基金,這些基金都是偏重于某一行業或某一主題。比如說有的基金主要投資于于電子行業的股票。有的基金投資于生物醫藥行業,有的風格基金投資于半導體類的上市公司等等。
這樣的基金有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明顯跑贏大盤,會成為所有基金中的佼佼者。有時它也會明顯落后于基金行業平均投資收益水平甚至收益會在所有基金中排名倒數。
因此買入這類基金有可能你的收益是相對不穩定的。
買入這類基金需要投資者有一定的專業能力,有一定的眼光和運氣,他的風險要略高一些,但是他的投資收益也有可能會高于市場平均水平。
做基金定投時,要根據自己的投資能力來決定自己選擇哪種類型的指數基金。如果自己投資能力很一般,那么就要選擇寬基指數基金。
如果自己有一定的投資能力,那么就要選擇一些行業或主題型的基金。選擇自己看好的,有長遠發展前景的行業基金來投資那當然是最好不過的。當然,這也有對應的風險,如果自己一旦看錯,就要承擔對應的投資風險。
如果投資者風格非常穩健,那么選擇紅利指數基金一定是不錯的選擇,從長期來看,它的收益是最穩定的,風險是最低的。
看數據選基金:定投應該怎樣選指數?什么樣的指數組合更好?(2)
看數據選基金:定投應該怎樣選指數?什么樣的指數組合更好?首發于阿牛管家今天咱們說一下,定投應該怎樣選指數。選一個指數好還是兩個好?或者選一堆指數好?選哪個更好一些?
選擇指數基金的標準首先需要說明,今天分析中的所有數據都是按照指數來算的。比如用滬深300指數,代表了市場上大多數滬深300指數基金的收益。至于不同指數基金之間的差別,不在今天的分析范圍內,下次會專門討論。
然后,我們需要明確兩個在選指數時候比較重要的衡量標準。
第一是收益率,當然越高越好。如果一直不能賺錢的指數,就不要考慮了。
第二是相關性。對于兩個指數以上的組合,相關性越低越好。這樣可以保證在一個指數表現不好的時候,另一個指數有更大的可能性能表現良好。
單個基金和兩個基金對比有了衡量標準,我們就要看實際數據了。
先看單只基金和兩只基金組合的對比。這里可以先拍腦門選一下。
單只基金我們選了市場上代表性最強,大概也是基金種類最多的滬深300指數。如果你想選一只指數基金來體現整個A股走勢,恐怕沒有比滬深300更合適的了。
然后兩只基金的組合,我們選一大一小,上證50和創業板指的組合。這樣的組合是考慮到兼顧大盤股和小盤股,對整個市場的代表性最強。
下邊,就是對比收益數據了。如果你從2010年6月開始,每周定投一次滬深300指數,或者每周把資金平均定投上證50和創業板指,累計下來的收益是這樣的。
可以看出來,上證50+創業板指組合(紅色)的收益明顯超過了滬深300(藍色)。區別主要出現在2013年。我們可以看看這一年發生了什么。
這年滬深300一直回落,上證50也一樣,甚至比滬深300更差。只有創業板指一路上漲。組合的收益上漲,就是創業板帶來的。這也體現出了組合投資的一個最大的優勢,當一個指數表現不好的時候,另一個指數有可能表現好。
當然啦,也不排除一個指數表現不好的時候,另一個指數表現更差。比如2016年6月以來。組合定投的收益要明顯低于滬深300指數定投。
不過就算低了一年,截止到今天,組合定投的累計收益還是更高。這也說明過去領先的漲幅確實太大了。所以整體來看,還是兩只基金的組合更好一些。
兩個基金和一堆基金對比上邊咱們說了上證50+創業板指兩只基金的組合要比單只滬深300基金更強一些。那接著開一下腦洞,如果我弄一堆基金在里邊,會不會更好呢?
下邊咱們就做一個四只基金的組合,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創業板。每周等額投入這四只基金。定投下來的累計收益是這樣的。
你可以看到,四只基金組合(綠色)的表現要比兩只基金組合(紅色)弱一些。
這可以說明,如果想要投資A股市場,只要選一個代表大盤股的上證50指數,和一個代表小盤股的創業板指數,就足夠了。中等偏大的滬深300指數和中等偏小的中證500指數,并沒有必要放到組合里邊。
這是因為兩只基金組合在穩定基礎上,還保留了一定的波動性。也就是最低點到最高點的差價更大。能低買高賣,才有利潤空間。四個指數組合的話,太平均了,收益反而不高。
相關性對比一開始咱們說了選擇基金的兩個衡量標準。上面只講了收益,接下來看相關性。
對于組合投資來說,相關性越低,說明其中一個指數的漲跌對另一個影響更小。也就是兩個指數更加不可能同漲同跌。
因此,我們選指數的時候,最好選相關性更低的兩個指數基金做投資。下邊就列出了A股市場上,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創業板四個主要指數的走勢相關性對比。
可以看到,每個指數跟它自己相關性肯定是最高的,走勢一模一樣,相關系數是1。之后的數字越小,代表相關性越低。圖里邊最低的一個數出現在上證50和創業板指的相關度上。這也說明如果我們用上證50+創業板指這個組合做定投,應該是不錯的選擇。
海外基金對比選完A股的指數,我們可以再考慮一下海外基金。目前海外指數基金最主流的有三個,香港恒生指數、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100指數。
下邊,我們可以先看一下這三個指數跟A股幾個主要指數的相關性怎么樣。
圖里可以看到,這三大指數跟A股指數的相關性都很低。把這種相關性低的指數添加到投資組合里邊,有利于提高組合的穩定性。
可是里邊需要注意的是,標普500和納指100這倆指數,相關度非常高。這也就意味著如果想要把它們納入組合,留一個就夠了。
相關性只是個初選,接著我們再看收益。跟上證50+創業板指組合的定投收益相比,這三個指數的定投收益是這樣的。
從走勢可以看出來,恒生指數的歷史定投收益一直非常低。最高也就20%左右。而且常年在0附近來回波動。把這種指數放到我們的組合里,會拉低整個組合的收益率。所以我們應該把它刪掉。
然后代表美國股市的標普500和納指100對比,結果也很明顯,納指100的收益明顯更高,要強于標普500。
所以在這三個海外指數里邊,最適合加入組合的是納指100。
以上我們大概可以確定一個指數的組合,上證50+創業板指+納指100。這個組合兩兩之間的相關度很低,并且長期來看收益也有保障。
編輯于 2020-07-02 17:09贊同 71??
11 條評論?
分享?
喜歡?
收藏?
申請轉載?
文章被以下專欄收錄.css-1any501{box-sizing:border-box;margin:0;min-width:0;max-width:100%;height:auto;background-color:#FFFFFF;width:40px;height:40px;border-radius:50%;}阿牛管家聊聊基金,聊聊保險,聊聊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