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估股票(如何評估股票的分數)

實際上,評估股票相當簡單。一旦你操作過幾次,就可以發展出自己的研究模式,當你看到感興趣的股票時,就可以如法炮制、反復套用。但是,首先,你需要了解成長型投資和價值型投資,基本面分析和技術面分析的差異,認識一些基本的股票衡量指標,以及了解如何閱讀股票行情。
成長型投資和價值型投資
這是投資者之間最基本的區分,就好像南北方的差異一樣。但是,像南北方的區分一樣,在兩個極端之間,還有許多地方不容易歸類,因此,不妨把成長和價值想象成一個連續體,大部分投資者落在中間的某個地方,另外,能夠把這兩種投資結合起來,已經證明是非常好的投資方法。
1.成長型投資
成長型投資者(growthinvestor)尋找的是營業收入和利潤制造機器的公司。這類的公司有非常大的潛力,因此,成長型投資者愿意支付相當可觀的價格購買它們的股票。成長型公司的潛力可能來源于新產品、突破性的專利、海外市場擴張或者卓越的管理。
成長型投資者重視的公司關鍵衡量指標是:利潤以及最近的股票價格強勢。沒有可觀利潤的成長型公司,就好像一輛沒有引擎的Indy500賽車。對于成長型投資者來說,股利并非很重要,因為許多成長型公司派發很少的股利,甚至沒有股利,相反,它們把利潤所得進行再投資,用于擴張以及改善公司業務,希望利潤所得再投資能夠在未來進一步促進公司成長。每一年,成長型公司都,會報告利潤增長得更多,而且利潤總量也應該持續增長。大部分成長型投資者會設定投資一家公司的最低標準,比如,這家公司每年至少成長20%,并且股價屢創新高。
大部分新的成長型股票(growthstock)都在納斯達克上市交易,你熟悉的成長型公司可能有:微軟、星巴克以及家得寶(HomeDepot)。當人們開車又經過一家星巴克咖啡館時,會說:“這家公司就像野草一樣狂長。”現在你知道這是什么意思了吧。
成長型投資者尋找的是炙手可熱的股票,而不是廉價的便宜貨。結果,許多成長型投資者甚至不看股價相對于利潤或者賬面價值(bookvalue)的高低,因為他們知道很多的成長型股票很昂貴,但是他們不在乎。
他們僅僅看一只股票的潛力,然后就擁進去,希望這家公司目前的成功能夠保持下去,并且變得越來越好。他們]購買的是勢頭、慣性、加足馬力向前沖的動力,這也是成長型投資的本質。
威廉·歐奈爾(WilliamO'Neil)是一位頂尖的成長型投資者,在本書的第2章將會詳細介紹他使用的策略。他在研討會上說,成長型投資者就好比支付巨額工資聘請一流強打者的棒球隊。這些一流隊員被高價買來,但是如果打擊率一直高達0.300而且一再贏得比賽,那么,花高價就是值得的。同樣,在成長型股票中,你不會找到很多便宜貨,但是,如果它們持續成長,那么,花高價購買就是值得的。
因為成長型股票依賴于利潤以及利潤的加速成長,分析師和投資者對它們抱有很高的期望,這樣就存在風險。如果一家成長型公司沒有交付人人期待的利潤,后果將不堪設想。紅旗會滿天飛,電話開始響個不停,股價下跌,來自傳真機的報告傳遍了全世界,也沒有人的晚餐會像上一季利潤報告出來時那么香甜可口了。
2.價值型投資
價值型投資者(valueinvestor)尋找的是便宜的股票,他們]把股票價格與公司業務上的各種指標互相比較,比如它的利潤、資產、現金流以及銷售收入。他們的想法是,如果所得到的東西沒有花很多錢,那么賠錢的概率就會比較小。
價值型股票(valuestock)的價格和它們]的利潤以及資產價值相比顯得偏低。這些公司,或者在走向成功的路上,暫時被忽略;或者多年表現出色后,因流年不利而危機重重或者因為種種原因,股價劇跌。價值型投資者希望有一天,它們能夠東山再起,因此,趁在股票價格攀升前的谷底期買進。在這里,價值和成長有了相交點,價值型投資者和成長型投資者都想購買有光明前景的公司的股票。不同的是,成長型投資者通常購買那些已經朝光明前景沖刺的公司股票,而價值型投資者通常在那些公司仍然蓄勢待發,或者正從谷底爬升的時候買進。
還以奧尼爾的棒球來類比。價值型投資者從更衣室里尋找那些戴著繃帶,但是想要東山再起的球員。他們開價不高,但是你可能會發現一個明日之星,當然,一分價錢一分貨,你也有可能買到一位爛球員,或者一家爛公司。
價值型投資者是追蹤便宜貨的販子。根據我訪談專業人士以及投資新手的經驗,發現價值型投資(valueinvesting)和我們從孩童時就被教會的做法比較接近。當買糖果時,你會關注哪種?很可能,你會選擇口袋里的零用錢能夠購買最多的那種糖果,上學念書后,購買筆記本時,你可能會購買頁數最多的;當假日親朋好友聚會時,他們可能會相互打聽,哪里正在大減價有便宜貨可買。我們已經習慣于用價值來判斷價格了,在投資世界里也一樣。
價值型投資者尤其關注股利。發放股利的公司,即使股價沒有上漲,對投資者的利潤所得還是有貢獻的,這讓人感覺放心。而且,對于大公司來說,股利收益率(dividendyield)是衡量一家公司股價有多廉價的很好指標。
3.成長型投資和價值型投資兼容并蓄
成長型投資和價值型投資并不是水火不容、相互排斥的投資方式。許多成長型投資者也使用某種價值指標,來判斷購買成長型股票的時間點,而許多價值型投資者也使某種成長潛力指標,來判斷一家陷入困境的公司起死回生的概率。
成長型投資者傾向于在股票趨于火熱時進入,看到成長減慢的第一個信號時,就馬上退出。價值型投資者通常對資金的去處十分謹慎,一旦決定投資目標以后,便讓股票隨著市場行情波動起伏。從這兩種投資方式的對比看,我覺得價值型投資者更適合于普通的投資散戶,因為大部分人沒有時間或者沒有資源,去監控股票的瞬息變動,并且立即采取行動。這樣看來,對于大部分投資散戶來說,定期進行深入徹底的研究,然后讓股票自行漲跌,是最好的投資選擇。既然這樣,為什么要費心費力去尋找成長型股票構成的投資組合呢?